关于高填方强夯施工的详细解析
高填方强夯施工是一种针对高填方路基进行的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冲击能,对地基土进行夯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下是关于高填方强夯施工的详细解析:
一、施工准备
场地清理与整平: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和杂物。然后进行整平处理,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满足要求。对于较大的工程,应在场地的中间设置一个标准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作为测量放样的依据。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要求,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放出一遍夯点的位置,并用石灰或其他标记物进行标注。同时,需要测量场地的高程,以便后续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
二、施工步骤
起重机就位与夯锤对准:将起重机开到规定位置,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在夯锤对准夯点之前,需要检查夯锤的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夯击作业: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一般为10~40m),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锤顶高程。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按照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在夯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夯坑的压缩量和夯坑周围隆起量,以及夯锤的倾斜情况。如果发现夯锤歪斜或坑底倾斜,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夯坑填平与测量: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然后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在Z后一遍夯击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
三、施工监测与控制
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如果发现夯沉量不满足要求或夯击次数超过规定值,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施工参数记录:对各项施工参数(如夯锤重量、落距、夯击次数、夯沉量等)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的质量检测和分析。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施工数据检查: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采取补夯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地基质量检验:在强夯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0日)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等指标,可以采用原位试验或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验收与交付:当地基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工程验收并交付使用。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地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注意事项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施工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降低噪音、减少扬尘等。
夯锤与施工机具选择:夯锤的选择应满足方便运输、施工效率高、行动灵活等要求。常用的夯锤直径在26m之间,锤重1040T。施工机具应选择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合适的起重设备。
施工参数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地基土质或施工条件与设计要求不符,应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如夯锤重量、落距、夯击次数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高填方强夯施工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冲击能对地基土进行夯实。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